上星期女儿的学校已发出通告说五月二十六日,介于早上七点半到九点半, 家长需要到学校向班级任老师领取孩子的上半年度的成绩表并作交流.昨天下班离开办公室前,还特意向同事交待好说今天或可能会迟半小时上班...
今天也如往常的时间载女儿上学,唯有不同的是,今天我陪着女儿一起步入校园一直到她的科室外..平时也很难的有机会到她的教室..
来到了教室才七时一刻, 老师也还没到,几位较早到的家长们都堆成一个虚,趁着还早,除了看看女儿的座位并观察她和其他同学的交流等等,我就走到教室后面的贴版看看小同学的贴堂作品,看见了女儿曾经给我们看过的一篇"我的家" 作品也贴堂了... 而且和其他小同学的贴堂作品不同的地方是,其他小同学的都是粘上了拍好的照片,而女儿的四名家庭成员包括她自己,是自己画上去的..先是画了自己,然后妈妈和爸爸,接下来是"Oscar"弟弟。。画得很可爱,还看到另一角落女儿的添色图画,颜色都配合的很好,颜色也填的很细腻,可以看出她的用心...
七点半,上课钟响起了,同学们都在科室外分男女各一排的排好队,女儿是班长,所以排在第一个,然后等老师到来,才引领其他的同学进入课室。。 接着科室外的家长们也很有次序的排好队,然后顺序逐一安排进入教室向老师领取成绩表。。我排在第五位,不需10分钟就到我了...
老师向我简报了女儿的成绩,老师说女儿在班上有办事能力,其他科目成绩都很好,唯有数学较差,需要注意,然后我看了女儿的数学分数 80.25, 呵呵!老师竟然用“差”来形容...看来我们孩子在学校的压力也不小.....
拿了成绩表,离开学校回到办公室,太太也在上班途中,由于太太需要在上班前准备好家里的小瓜,所以没有一起过来,就拨了电话来问女儿的成绩状况, 我也和太太提起了女儿的贴堂作品,太太说,不久前带女儿逛书摊的时候,女儿曾要求过要买一本有故事题材的填色簿(Colouring Book),后来基于填色簿子属于较年幼小孩的作业,所以没有买给女儿...
现在我们回想起来,其实,会不会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都是凭着自己结论性的判断,来为孩子做某些决定,回想过来,这些单方面结论性的决定,又会不会可能就抹煞了孩子的某些天赋或兴趣?再想想,其实填色簿并不是幼童的“专利”,其实从填色的动作的确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又或许可以成为孩子舒缓压力的一种途径或消遣...
下次如果女儿再要求我们买填色本给她,我们不会再犹豫了...
Tuesday, May 26, 2009
Monday, May 25, 2009
拓片的制作

我之前在嘉礼收集那里发过的图片制造。。
年杪的大扫除,清理出一些棉衣和旧物,做了一个小拓包,然后买了一些练习书法的纸张,就可以开始将自己的钱币藏品制成拓片来收藏。
墨拓可以用来记载文物钱币,石碑,碑画,墓志铭等表面的精线纹图案,然后订成书本来收藏,这类墨拓片常见于旧时的钱币书籍。原本就很想将自己的钱币藏品用墨拓方式加于纪录,但本地确实找不到有任何文具店或书法专卖店有卖拓包。后来干脆在利用家里的旧物制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包开始了拓片的制作。
拓包材料 : 我的破旧白色棉衣(中国塔标或飞鹰牌的,相信你们知道是哪一了)剪成8X8寸方 棉线,棉花团,保利龙纸袋剪成6X6寸方里面不要有漏洞。
拓包的制作:
1。先将棉花团扎实的滚成直径1寸半大小,然后用保利龙纸袋将棉团扎实的裹着,目的是避免让里面的棉花在拓墨的时候直接沾到墨汁。 整理保利龙的拓面,确保拓面平直,避免有任何摺纹,因为如果拓面有摺纹,托出来的效果就会欠佳。
1。先将棉花团扎实的滚成直径1寸半大小,然后用保利龙纸袋将棉团扎实的裹着,目的是避免让里面的棉花在拓墨的时候直接沾到墨汁。 整理保利龙的拓面,确保拓面平直,避免有任何摺纹,因为如果拓面有摺纹,托出来的效果就会欠佳。
2。 然后再裹上之前用旧棉衣剪成的棉布。整理拓面,确保托爆扎实,然后再用棉线绑好拓包的棉团,再绑一个手柄就成形了。
成形后的拓包
制作拓片的材料 : 拓包,软毛油画笔, 书法纸张,清水
1。先将钱币摆放在一片棉布垫上,然后铺上述书法纸。
2。将软毛画笔沾水刷在钱币上得纸张,水不要太多,然后慢慢画笔的刷毛前端轻轻在凹陷的部位重复的轻敲,目的是要将里面的气泡推出,然后让钱币的凹面河凸面完全在纸张浮现。如下图:
3。让纸张有六成干,就可以开始将拓包沾上墨汁。拓墨要注意的事,拓包不可沾的太多墨汁或太湿,如果太湿墨汁会随着纸上未完全干的水份散开,这样拓出来的效果就欠佳了。看看太多墨汁的效果,墨汁沿着铅笔边缘散开。。
Monday, May 18, 2009
吾女年八,年虽未及成人,先为吾师。..
常在观看女儿练琴,总是觉得古筝并不难学,拿了女儿的乐谱,先要女儿为我上一堂乐谱上标记的“指法”基本符号的课,然后再自己在一星期的慢慢揣摩和练习,手指已经僵硬的老爸,基本上可以弹出一段简单的“康定情歌”。。。
来听听这段我女儿的“徒弟”的学习进度。。。
呵呵,有意思吧。。
古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易学难精,要弹得好曲,就需要持之以恒,长时间的磨练。。。
女儿,老爸和你一起加油。。。
来听听这段我女儿的“徒弟”的学习进度。。。
呵呵,有意思吧。。
古筝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易学难精,要弹得好曲,就需要持之以恒,长时间的磨练。。。
女儿,老爸和你一起加油。。。
Thursday, May 14, 2009
茶聚和巧遇
马六甲的工作算是告一个段落了。。整个系统切换过程还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突如其来的挑战。。
在马六甲期间,我倒是和一位在嘉礼认识的马六甲朋友来了一次茶聚,向来都是透过文字在嘉礼作交流,终于有机会彼此用言语交谈,很高兴认识了这位在马六甲的朋友。。。
这趟到来马六甲,似乎也很有人缘,在酒店大堂竟然也遇见了我在新加坡中学时期的英语老师,两夫妇随教会团体到马六甲游玩,也刚好入住了我在的这家酒店。。。
说到这位英语教师,其实之前还有一个偶遇。。。
多年前,我透过了一个收藏网页结识了一位在新加坡的古钱收藏家,彼此常有联系和交流,2005年这位藏家和家人到吉隆坡来游玩的时候,我约了他出来茶聚,看见他家庭成员里有张熟悉脸孔,寒暄了一阵,确实了他是我81年在新加坡念书的英语老师,也就是我这位藏家朋友的岳父。。。
四年后,在马六甲又巧遇见这位新加坡英语老师。。。。 就是这么巧,这也应该可以说成是一种缘份吧。。
在马六甲期间,我倒是和一位在嘉礼认识的马六甲朋友来了一次茶聚,向来都是透过文字在嘉礼作交流,终于有机会彼此用言语交谈,很高兴认识了这位在马六甲的朋友。。。
这趟到来马六甲,似乎也很有人缘,在酒店大堂竟然也遇见了我在新加坡中学时期的英语老师,两夫妇随教会团体到马六甲游玩,也刚好入住了我在的这家酒店。。。
说到这位英语教师,其实之前还有一个偶遇。。。
多年前,我透过了一个收藏网页结识了一位在新加坡的古钱收藏家,彼此常有联系和交流,2005年这位藏家和家人到吉隆坡来游玩的时候,我约了他出来茶聚,看见他家庭成员里有张熟悉脸孔,寒暄了一阵,确实了他是我81年在新加坡念书的英语老师,也就是我这位藏家朋友的岳父。。。
四年后,在马六甲又巧遇见这位新加坡英语老师。。。。 就是这么巧,这也应该可以说成是一种缘份吧。。
Subscribe to:
Posts (Atom)